Monday, 25 July 2011

德国纳粹的集中营,前苏联的古拉格, 中国的劳改营

大陆的劳改营比我们的 ISA 恐怖千万倍,  独裁大国对自己的人民绝不心软, 你看不到对人民人命 的一点尊重,所以我说,独裁政权如朝鲜和中国给我们的印象是恐怖血腥的,       邓说杀二十万人保二十年的稳定,独裁大国的人民过得像奴隶,  同胞人命不值钱, 你叫美国政府杀一个美国人看看

中共= 华人的法西斯政权    

身为海外华人的我,心中有着如此羞愧的问号,为什么统治着中华文化母国的人是如此野蛮,血腥,暴力,未开化,反普世价值,反世界潮流。。。。。。。???看来下辈子投胎要谨慎了。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prisoners of the Laogai visit the Laogai Research
劳改营网站
http://laogai.org/zh-hans

Laogai Book Slidesho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ffNC5bdiBg&feature=player_embedded










中国的劳改制度是一个组织庞大而严密成网的强迫劳动的监狱制度,是50年代靠苏联提供的蓝本协助建立的。直到目前,劳改体制一如既往地是中国政府用来镇压百姓的工具,也是为政府提供廉价甚至无偿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所有有关劳改的历史反观或现况讨论都要经过严格审查,是不允许的。

劳改基金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劳改制度及其延伸的社会、人权等问题。在这过去的十几年,劳改基金会将其收集、调查的劳改营及监狱资料编辑入档,并每两年出版一册「劳改手册」公诸于世。此外,劳改基金会更收藏了许多有历史价值的中共政府的文件原本、有关劳改和违反人权的见证照片及视频录像。

由于在中国境内,一般有关人权问题的言论,尤其是有关劳改问题的言论,是受到严格审查的。资讯的来源与不真实性给关心中国问题的人士增加了不少难度。「劳改档案馆」希望将它所收集的宝贵资料有系统地提供给国内、外人士,旨在为有心研究中国问题的历史学家,新闻界人士,智库研究学者提供在别处无法找到或不易找到的资料。


古往今来,独裁者无不依赖于恐怖政策以维持他们的统治。德国纳粹的集中营,前苏联的古拉格,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专制机器,均以其残暴血腥而昭著于世。然而人类历史上最庞大、最具压迫性的监狱体系—中国的劳改制度却为世人所忽略。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共政府已开始利用劳改制度镇压异见、翦除政治、经济和宗教上的异己,并将劳改犯作为免费劳动力资源,肆意盘剥。半个多世纪前参照苏联古拉格建立起来的劳改制度仍在不断扩大,目前中国的一千多个劳改营已经关押了数百万人。在这个缺乏法治精神的体制下,对于普通刑事犯来说,得到一次公正审判简直是天方夜谭。而另一些人则因各种政治罪名——例如"危害公共秩序"、"颠覆国家政权"、"泄露国家机密"——身陷囹圄。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往往界定模糊、颠倒黑白,以至于人们常动辄得咎。此外,劳改体制创造的可观的经济价值也使中国政府一直倾向于保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囚犯队伍。从 1949年中国建立劳改制度至今,估计总共关押过四、五千万人,在劳改营的严酷环境中丧生的囚犯不可胜数。


1994 年,为了减少躲避来自国际社会的对劳改体制的谴责,中国政府宣布将"劳改"更名为"监狱"——实质上这却是换汤不换药,这一点连中共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在 1995年1月7日的官方报纸《北京法制日报》上有这样一段话:"从今往后,'劳改'一词将不复存在。但我们的监狱管理的功能、特征以及任务将维持不变。"  强制劳动

除了拘押并"改造"罪犯和异见人士,劳改与中国经济发展也紧密相连。通过劳改犯们的强制劳动而制造出的各类产品都在国内外市场上广泛销售,
中共从中渔利甚丰。
一千四百多个劳改营中关押的犯人无疑为中共提供了丰富的而廉价劳动力资源。大部分劳改营都以企业的形式运作,例如工厂、农场、作坊或矿场山。事实上,目前许多劳改企业的产品已趋向多样化。中国的监狱大多是一个机构,两个名字,一个是用于对外贸易的企业名称,另一个是用于政府监狱管理的正式名称。由于囚犯们的劳动是无偿的,因此劳改企业能够从中获取相当可观的利润。


由于劳改企业蓄意掩盖真相,和国际市场尚缺乏一套严格的商品标签体系,加之多数劳改产品是经由中间商进行交易的,因此劳改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就难以追踪其来源。这也使中美之间就禁止劳改产品贸易所达成的多个双边协议——例如1992年《中美谅解备忘录》、1994年《中美合作声明》等——都成了一纸空文。此外,中国的经济起飞,使许多外国政府和进口商为了维持良好的对华贸易关系,而对中国出口劳改产品的行为"选择性失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