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7 May 2011

小學課室 和諧世界

有沒有「和諧世界」這回事?當然沒有。
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有競爭的地方,就有衝突。如果閣下是小學教師,就會知道,連小學一年級的課室裏,也沒有和諧。
在小學課室,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她會很快發覺,坐在前排的幾個兒童,他們知道問題的答案,很踴躍舉手。
舉手的幾個小學生,表情熱烈,他們把手舉得高高的,都希望教師會挑選自己回答,好讓自己能表現聰敏博學。
有經驗的教師,看看課室裏其他沒舉手的孩子:他們目光呆滯,眼神閃縮,他們希望教師沒有留意自己,他們不知道答案,不想自己被教師挑中,站起來答話。
但是舉手的那幾個,神情相反。當教師選了一個,其他舉了手的,臉上會露出失望的表情──老師沒挑中我,我沒得表現了。教師提出一個問題,馬上就造成分化,學生分為三等:第一等,是讓老師挑中回答的那個學生;第二等,是踴躍舉了手,但老師沒叫,而又感到失落的;第三等,是沒有舉手而又逃避教師巡迴的目光的一大批。
和諧?哪有和諧?教師轉身走出課堂,沒敢舉手的平庸的一大批,與舉了手的那幾個優秀份子,很自然地分成了兩幫。其中舉了手又被教師挑中,答對了的那個,在優秀的小圈子脫穎而出,成為教師的寵兒。連小學一年級的課堂,教師是權力統治者,小學生是被統治者,一旦出現了競爭,被統治的一方,就會出現政治的分流。
除非一個班級,人人都平庸,個個都不懂得答案,教師提問,一片鴉雀無聲,這就「和諧」了,但這種和諧,到了年終考試,個個不及格,教師也要負責任的。
這種實驗,在一個愚昧的社會,早已實驗過了,譬如人民公社,或者提倡交白卷,變成革命的英雄。這樣的社會,你願意時光倒流回去生活?除非是瘋子。在小學一年級的課室,有競爭,有人冒尖,就有了眼紅症。人類文明是在衝突中發揚的。不和諧的地方,就有獨立的人格和天才,就有哥白尼和牛頓,世界一片不和諧,真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